【影视锐评】
作者:李 政(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研究员)
最近,“工具人”成为观众吐槽影视作品时常用的热词。无论是《都挺好》里一开始自私怯懦讨人厌的苏大强,还是《安家》里一味“压榨女儿、补贴儿子”的潘贵雨,或是《三十而立》里在婚姻中麻木无感,离婚后对待感情的态度顷刻反转的陈屿……在影视作品播出期间,一些配角成了观众们讨论的焦点,相关话题热度甚至盖过主角,形成一股推动作品“出圈”的无形力量。然而,这些机械化地衬托主角人物光环、推动剧情发展走向的配角,难以在叙事线索中寻找到自洽的行为逻辑和完整的人物三观。对作品而言,他们除了能提供有限且缺少营养的“看点”,只会让观众觉得“假得难受”,更让整部作品的故事在无缘由的爽、虐、狗血中变得拧巴不堪、难以下咽。诸如此类的影视配角被观众戏称为没有血肉的工具人,为的是博眼球、造噱头、赚流量,却没能与整部作品融为一体,共同指向更深刻的思想意蕴。
在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工具人呈现的样子虽然千姿百态,但在本质上丧失人物个性、缺乏行为动机,却是千篇一律。偶像剧中常常出现促进男女主角感情的“神助攻”、伦理剧中免不了有“作天作地”的“恶婆婆”、悬疑剧中则会有冷不丁冒出来的“关键人物”,他们要么坏得透彻、好到极致,要么在两种极端状态间反复横跳。这种片面的人物形象不仅在剧情中显得尤为突兀,更与真实生活之间存在巨大断带,违背了影视作品反映和观照现实的创作初衷。近年来,工具人的频繁出场在类型化特征较为明显的作品中表现更甚。例如,在女性题材创作中,男性配角成了刻意凸显女性力量的工具人,旨在迎合女性观众理想形象的角色映射。在职场题材中,又有一众工具人成为主角“打怪升级”道路上的垫脚石,凭借着乏善可陈且庸俗老套的人物冲突满足观众的自我想象,博得关注。在这些伪现实题材创作中,脱离实际却吊足观众追剧胃口的工具人已然呈现霸屏之势,成为此类作品极具迷惑性的外在伪装,实则与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南辕北辙。
工具人的泛滥和创作中的惰性思维不无关系。对于部分创作者而言,挪用在各种类型题材中左右逢源的工具人,自然比潜心创作打磨一个全新的人物轻松得多。还有部分作品中的工具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受限于创作者的能力所致。纵观近段时间的热播作品,即使那些整体口碑和市场成绩尚可的影视剧,仍旧难以避免工具人的存在。在此类作品中,创作者原本寄托于用庞大的人物关系为观众讲一个更加精彩的好故事,却没承想最终“乱花渐欲迷人眼”,反倒拉低了作品水平。此外,工具人也是影视创作向市场化审美妥协的一大显著症候表征。随着市场数据成为衡量一部影视作品“价格”的重要标尺,不少创作者囿于商业利益,往往倾向于在剧情中加入大量能迅速刺激观众神经、引发舆论争论、吸引大批流量的奇葩人设,而罔顾逻辑合理性和艺术价值。一言以蔽之,工具人崛起背后反映的是影视创作者创作能力上的欠缺、“关起门来搞创作”的问题以及片面迎合市场的投机心态。
如今,影视作品中配角工具化的现象已被大众吐槽。虽然部分工具人短暂带火了一些作品,但同样让作品遭到了反噬。尤其是对部分在播出前中期表现亮眼的作品而言,工具人配角陡然间的形象畸变使其被指“烂尾”、口碑崩坏,实属可惜。喟叹之余,我们应当警惕,在影视配角塑造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工具思维,已开始侵蚀影视创作的各方面,不少作品中单薄无力的主角形象、陈旧无趣的背景设定、一成不变的俗套剧情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这种按图索骥般的机械创作模式也不断使一些影视作品丧失应有的艺术美感,沦为文化工业的程式化产品。对此,影视创作者应当从火热生活中采撷创作灵感,多一些深刻思考、少一些工具思维,在合理编织的故事剧情里放置合适的人物角色。创作者还应认清影视配角对于剧情的功能性和作为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将原本被期待着给作品锦上添花的配角,矮化成形同工具一般的“眼泪收割机”“话题引流器”和“商业利益跳板”。不同于工具人对角色个性的收编和遮蔽,一个好的配角关注影视角色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即使在有限的篇幅里,也能够发掘出自身的人性弧光以及升华整部作品的必要意义,从而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和深入的探讨空间。角色不分大小,只有对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始终保有尊重,工具人的怪圈才会不攻自破;而只有当配角回归应处的位置,才能与主角一起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释放出珍贵的人性光辉。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5日 07版)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