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实施以来,利好氢能、风电产业等产业的政策不断推出,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由此快速崛起,并带动碳纤维渗透率提升。碳纤维相关行业跨入高成长新材料优质赛道,国产碳纤维企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需求旺盛,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气、风电叶片等领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行业对碳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倍增。以风电叶片领域为例,全球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从2004年的800吨,一度飙升至2020年的30,600吨。而随着碳丝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拓宽,碳材料价格逐渐上浮,2020年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产品均价已增长至41.4万元/吨。
由于碳纤维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碳纤维需求持续增长。根据赛奥碳纤维数据显示,全球碳纤维需求从2008年的3.6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10.7万吨,年复增长率为9.5%。
与此同时,随着下游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拉动,中国碳纤维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2008年的0.8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4.9万吨,12年年复增长率为16.0%,明显高于全球增速。中国需求占全球的比例也从2008年的22.8%提升至2020年的45.7%。
根据《2020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碳纤维下游需求中,风电叶片、航空航天、体育休闲、汽车、碳碳复材分别占比约41.0%、3.5%、29.9%、2.5%、6.2%。风电叶片成为几大行业中需求占比最高的领域。
而中国碳纤维需求在全球市场中也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风电叶片碳纤维在全球中的占比,已提升至65%左右。2016年至2020年全球风电碳纤维需求持续增长,国内风电碳纤维增长是主要的驱动因素,国内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在全球中的占比从约17%提升至约65%。另据《2020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中国碳纤维需求分别有望达20万吨和14.9万吨,2020-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13%、25%。
由此可见,国内碳纤维行业的大发展时代来临,行业崛起已经成为必然。
质优价高,市场青睐
那么,在品种繁多的新材料市场中,碳纤维为何备受市场青睐呢?
一方面,由于碳纤维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结构稳定的特性,是一种质地优异的战略性材料。密度与镁和铍基本相当,不到钢的1/4,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结构件材料可使结构质量减轻30%-40%。但强度却比钢高出5倍,也比铝合金高4倍,并且在各项性能测试中,均优于其他大部分主流材料,不易变形。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下游产业,在轻量化、高强、高模等应用领域优势明显,对国家发展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因为碳纤维制备技术壁垒较高,工艺复杂,其产品越往下游附加值越高,尤其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端碳纤维复材,因下游客户对其可靠性、稳定性要求十分严苛,所以产品价格也较普通碳纤维呈几何倍数增长。
据信达证券调查数据显示,按照“原丝-碳纤维-预浸料-民用复材-汽车复材-航空复材”的价格层级来看,从40-8000元/公斤不等,每经一级深加工产品价格都将实现飞跃,航空复材价格较原丝更是翻了200倍,市场空间巨大,成为各国争相开拓的领域。
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然而,现阶段我国碳纤维产业仍在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核心技术装备、产品性能、生产成本与规模等方面较美、日仍有差距,因此,“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应用升级”就成为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截止2020年底,全球碳纤维产能约170.9千吨,其中包括日本东丽在内的日本三大巨头占据81.4千吨;德国SGL运营15千吨;美国Hexcel+Cytec/Solvay+陶氏投运20.8千吨。而我国在碳纤维生产领域还有提升空间,必须奋起直追。
不过,国内各大生产企业已经做足了追赶的准备。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生产规模最大是台塑,其次为吉林化纤系、中复神鹰、恒神股份、光威复材(300699)等。各家均有产能提升计划,吉林化纤系计划到2025年产能达8万吨(即新扩约7万吨),其次,中复神鹰、光威复材、上海石化等也有较大的扩产规划,此外新增的新创碳谷、杭州超探等公司也在不断壮大中。
国内生产企业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在碳纤维全产业链中,原丝生产、预氧化、碳化是生产成本占比较高的环节。得益于行业和政策红利,吉林碳谷(836077)等各企业纷纷实现降本增收,近年来各类原丝毛利率呈现提升趋势。同时,除了均价的提升趋势,单位成本也呈现下降的趋势。
此外,包括精功科技(002006)等一些国内优质设备生产企业,正在切入碳纤维的关键生产环节。并在碳纤维设备领域有较大突破,在氧化炉、碳化炉、石墨化炉、表面处理设备等方面取得进展,产业技术进一步成熟。
优质标的名录: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